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上海五岳安全阀 >> 行业资讯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自主研发不动摇
发布时间:2015-4-3

  五岳安全阀讯: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创新驱动当仁不让地成了焦点和热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智能制造等话题红红火火,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2025也格外引人瞩目。3月13日,国务

院又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

要力量”。
    综观近现代历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这些年来,我国依靠自主研发取得了巨大成就,总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

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超级计算机等实现了重大突破。科技部2014年发布的统计数据也非常亮丽: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R&D)预计达到13400亿元,其中企业支出占76%以

上;R&D占GDP比重预计可达2.1%;全时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380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总量保持第二,国内的有效发明专利预计达到66万件。但不能不说的

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全球制造前五强中只有中国被划为效率型,其他均是创新型。虽然中国R&D占GDP比重超过2%,但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美国、日本仅为5%

左右,其他创新国家一般在30%以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技术瓶颈”的严重制约。

    可为什么还有些人对招商引资唯命是从,对自力更生说三道四,对科技创新叶公好龙呢?根本原因就是对GDP的盲目崇拜。在我国的GDP构成中,有相当部分是由大量无效率、

低效率的企业贡献的。这些企业效率低下,微利经营,一旦经济增速低于8%,企业特别是重工企业就成了重灾区。以前一些地方为了做大GDP,不惜刺激低效率企业生存发展,给予

市场和财税优惠等补贴政策,但这些刺激政策扭曲了资源配置,占用了社会资源,对其他靠内生发展的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高效率企业不断替代低效率企

业,才是社会创造财富的不二途径。工业经济进入新常态,客观上有助于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新常态强调GDP要转向质量效率型和集约式增长,结构上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上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好大喜功、政绩观扭曲、统计造假时

有发生的病根。湖南某县将5.8亿元工业总产值虚报为44亿元,就是一个最极端的例子。
    新常态和“工业4.0”紧密相连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背景下,中国制造要蜕变为中国智造,就必须加快工业1.0升级、2.0补课、3.0普及、4.0示范。只有将信息化与工业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把两化深

度融合作为主线,才能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流程管理的数字化、企业信息的网络化、智能制造的云端化,不断为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开拓新市场,从而在未来的工业化

过程中占得先机。
    目前,中国的航天装备、通信装备、能源装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钢铁、石油炼制、家用电器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仿,理应成为重点突破方向。今年,国家又设立了

总规模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创新创新再创新”,应成为中国企业的座右铭。
本文由上海五岳泵阀制造有限公司转载发布(http://www.0086pv.com)。本厂专业制造生产安全阀、减压阀、磁力泵、各类水泵。销售热线021-69783866

相关文章

上一条信息:没有了   下一条信息:阀门行业机遇与挑站并存 发展空间前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