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上海五岳安全阀 >> 行业资讯 >> 七大“推动” 工业强市建设强势发力
发布时间:2015-8-12

五岳安全阀讯:

  全力推动 工业强市建设
  亮点:全省经信系统率先实现市级“零审批”
  根据工业强市建设实际需要,实行工委委员牵头的专项工作推进机制,凝聚全系统合力推动“工业强市三十条”真正落到实处。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年初面向29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征集了59个需政府解决的突出问题,实行消号办理、挂牌督办。进一步加强涉企检查

、收费的规范化管理,畅通企业问题快速解决渠道,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全力打造“三最”机关,将经信委机关原来行使的5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

取消或下放、委托区县行使,在全省经信系统率先实现市级“零审批”。在全市经信系统实行优化营商环境“一把手”负责制,配套建立并实施

内部考核、服务对象评议、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全力打造省内经信系统最优营商“小环境”。
  推动工业经济 平稳健康运行
  亮点: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等指标企稳回暖 强化优势企业培育
  强化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的稳增长工作导向,始终把稳增长作为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抓实抓好。
  强化要素保障。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资金问题,与中植资本合作组建规模不低于10亿元的市产业发展并购重组基金,支持优势企业壮大、困

难企业脱困。组织37家企业参加省经信委银企对接会,入围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与各银行签订授信金额87.4亿元,目前已有26家企业获得流动资

金贷款56.3亿元。抓好成品油市场供应,规范电力监管。
  强化优势企业培育。出台淄博市“工业企业50强”和“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培育支持办法,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中央、省驻淄

企业与地方融合发展,召开支持齐鲁石化绿色发展融合发展会议,推动齐鲁石化10个总投资202.58亿元的技术改造优质项目加快实施。
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亮点:抓好“大企业+产业基地”建设 实施“新一轮技改计划”
  全力抓好“大企业+产业基地”建设。今年重点推进5个“大企业+产业基地”,通过与相关区县对接,梳理出各基地需重点培育完善的20余条

产业链,排出了支撑基地发展的218个在建及前期重点项目。
  全力抓好主导产业升级改造。以工艺改造和装备升级为主攻方向,以七大传统主导产业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计划”,抓好IGBT

、电力电子、智能机器人、氟硅材料4个发展专项,落实化工、医药两个行业提升改造规划,聘请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对电子信息和机械装备两个行

业进行整体策划和产业设计,主导产业高端化改造步伐加快。靠前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总投资156.34亿元的103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开

工率94.17%,累计完成投资67.71亿元。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39.93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31.01亿元,

同比增长20.6%。
  全力抓好现代物流业规范提升。实施“58358”工程,一批高层次现代物流合作项目加快推进,浙江传化物流集团与金泰物流园合作建设“公

路港”平台项目、中集集团与依厂物流共同成立山东汇中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截至6月底,总投资154.4亿元的34项重点物流项目开工27项,累计

完成投资19.02亿元。
推动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亮点:实施企业技术中心提升工程 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279家
  加强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制定《淄博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实施企业技术中心提升工程,增强企业内生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全市

共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9家,其中省级以上103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制定2015年全市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导向计划,分行业遴选30项关键共性技术,集中创新资源加速攻关突破

。推荐175个项目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研发总投入12.28亿元,其中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以上的占90.3%。
  强化工业设计引领。深入实施“111220”工程,齐鲁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达16家,山东工艺美院淄博陶瓷学院建设取得新突破,

建成1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市级中心,加快筹建工业设计综合研发实验室平台等4个工业设计服务平台。着力提高工业设计国际化合作水

平,淄博中意国际设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中德工业设计中心合作备忘录正式签署。
  推动节能工作持续深化 亮点:全省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现“七连冠”
  2014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81%,“十二五”累计下降19.38%,完成进度居全省第一位,连续七年在全省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中位

居第一名。
  加强节能改造和燃煤削减。出台《淄博市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实施4610节能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电机能效提升、太阳

能工业热力系统改造、炉窑节能改造、系统节能改造“四大节能工程”,上半年全市共实施“四大节能工程”改造项目46项,总投资13.8亿元,预

计年实现节能量33.6万吨标准煤。
  加强重点企业节能。严格落实《全市重点能耗排放企业节能减排推进方案》和《关于实施燃煤总量控制加强燃煤削减工作的意见》,实施燃

煤削减调度通报预警制度,严格执行区域燃煤总量减量替代规定,全力降低燃煤消耗总量,255户重点企业燃煤消耗量同比降低75.42万吨。
  推进用能结构调整。开展燃煤小锅炉综合整治,制定并实施全市217台(553.67蒸吨)锅炉清洁能源置换方案,确保按承诺时限完成专项整治。

我市被确定为2015年全省唯一的高效煤粉锅炉试点示范市,2套年产能100万吨高效煤粉制备中心系统和400吨高效煤粉锅炉建设扎实推进。积极

配合推进山铝和淄川区煤制气项目建设。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积极推进3个行业3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加快淘汰19.4万吨炼铁产能、85万吨炼钢产能、55万千伏安时铅酸蓄

电池极板和50万千伏安时铅酸蓄电池组装落后产能工作。
  推动信息化水平 加快提升
  亮点:启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制定“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及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实施宽带、4G网络、智慧

园区、智慧医疗、云计算中心、智慧物流、协同政务等一批重点工程,扎实推进信息消费试点工作。严格电子政务建设“六统一”机制,市云计

算中心快速扩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系统等8个项目已经在云计算中心部署调试运行,“市民卡·居民健康卡”项目顺利推进,山东城联一

卡通与大唐移动、积成电子合作启动智慧社区建设,淄川建材城被列为省首批智慧园区试点。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截至6月底,总投资7.37亿元的28个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8亿元。开展百家企业两化融合评估,鲁

泰纺织成为工信部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启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积极培育基于互联网

的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合作,编制全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规划。实施电子商务典型示范工程,重点扶持全市

15家省级电子商务认定企业加快发展。
  推动企业管理水平 不断提高
  亮点:企业诚信系统已整合10部门数据进入开发调试阶段
  深入开展管理对标活动。组织重点企业在全面对标鲁泰集团总标杆和8个行业标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标层次,化工行业重点企业赴台与台

塑集团进行了对标学习,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实现全面提升。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力争每年培训企业家5000人次。先期开展龙头企业家培训活动,组织部分重点企业家赴烟台、济宁等省内地市学习考

察,集中进行了“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9个专题的系统培训,企业家视野和境界快速提升。
  完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企业诚信系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已在市云计算中心部署完毕,目前系统已整合10个职能部门数据,进入开发调

试阶段。
    浙江桐乡市大麻镇规范水产养殖生态化改造助推“五水共治”
  生态水产养殖,不仅产品要生态,养殖过程中也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水产养殖的尾气尾水问题,已成为水产养殖发展的瓶颈,因此,生

态化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水产养殖方式,是今后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为了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的面源污染防治,有效改善温室甲鱼养殖面源污

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结合桐乡市全市层面“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今年桐乡市大麻镇加

大力度,推广温室甲鱼尾水尾气治理工作,具体如下:     
  一、宣传先行,明确污染治理要求和责任。     
  一是召开养殖户会议,让每个养殖户都“动起来”。每个村都分别召开温室甲鱼污染治理会议,对养殖户进行宣传动员,并明确治理要求

和责任。     
  二是做好摸底调查,深入养殖户家中做好宣传。早在去年,大麻镇农经中心就组织人员对大麻镇全镇的温室甲鱼养殖户开展调查统计,并

深入养殖户家中做好宣传。     
  二、狠抓落实,快速推进水产养殖生态化改造。     
  一是因地制宜,做到温室甲鱼尾水处理“一户一方案”。在温室甲鱼养殖户实地摸底的基础上,落实尾水治理选址工作。结合养殖户自身

温室情况,如温室大小、水深、周围有无土地、外塘养殖面积等,确定治理方案。以水产园区为治理试点,采取统一的治理方案,每800—1000

平方米温室配备沉淀池30立方米,生化池500立方米。沉淀池和生化池形状可根据周边环境因地制宜,生化池尾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其它养殖户

,在参照治理试点的基础上,采用更为经济但仍保证治理效果的方案。     
  二是试点先行,全面铺开温室甲鱼污染治理工作。大麻镇在6月底前已完成水产园区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并启动实施全镇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工作。截止统计到七月底,大麻镇全镇共有温室棚的甲鱼养殖户共83户,其中外塘养殖面积约2434.06亩,温室棚面积约208.36亩。除1户已转

让养殖其它品种外,38户已全部完成温室甲鱼尾水处理设施建设, 34户养殖户的温室甲鱼尾水处理设施在建,约占全镇温室甲鱼养殖户的

86.7%,在建的处理设施预计在8月底可完成。狠抓温室甲鱼尾水治理工作,确保可在今年使温室甲鱼尾水在治理之后循环利用。     
  三是水气同治,实现无害化处理池“一户一池”。大麻镇在7月底已完成水产养殖加温设施的生态改造即木屑炉改造成生物质锅炉332台。

治理好水产养殖上的面源污染,也是“五水共治”的具体体现,接下来,全镇要继续推进尾气尾水治理,甲鱼无害化处理池建造,力求达到百

分之百全覆盖。       
  三、强化督查,形成常态化的治理机制,加快转变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式。     
  一是进行督查指导,保障治理机制常态化。组成工作督查组和技术指导组,对全镇的水产养殖户进行督查和指导。对在建的尾水尾气处理

设施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对已建成的,是否有正常使用,有无违规排放情况进行督查,对日常治理设施使用技术提供指导。     
  二是加强水质检测,加大对养殖投入品的日常监管。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制定水产养殖综合整治措施,特别是温室棚转产提质方案的实

施;做好水产养殖园区甲鱼尾水处理推广工程,完成标准化建设项目提升水质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三是强化倒逼作用,加快转变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式。大麻镇全面推行水产养殖生态化改造之后,不少养殖户都感到了巨大压力,为了利用

有限的环境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势必倒逼养殖户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快养殖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是解决养殖业污染的根本选择和发展方向。

    文章由上海五岳安全阀厂转载分享,上海五岳专业生产各种弹簧式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主安全阀等,包括空压机安全阀、弹簧微启式安全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微启式安全阀、全启式安全阀、不锈钢安全阀、高压安全阀、双联弹簧式安全阀、衬氟安全阀等。并代理德国LESER安全阀在中国区域销售,服务热线:021-69791788 官方网址: http://www.safety-valves.cn

相关文章

上一条信息:没有了   下一条信息:德国无需量刑指南亦实现量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