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出口海外的重庆企业,去年有不少遇上了买方拖款等“暗礁”。昨日,商报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了解到,2015年,该公司向38家渝企支付了出口赔款额达1.7亿元,同比增长16%。
出口机动车遇拖款
调查
损失集中在新兴市场
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渝企出口或海外投资遇上“暗礁”的概率也大幅提升。去年,我市一家知名的某通机公司就不幸“中招”。
事情还得从2年前说起。2014年年初,上述重庆某通机公司与阿根廷的买家签下合同,向阿根廷方面出口一批总价值400多万美元的机动车产品。然而,令重庆某通机公司没想到是,买家在提货之后却迟迟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付款。商报记者也打探到,阿根廷的这家公司,是当地一个比较大的销售企业,与我市多家企业都有业务往来。
“还好,在出口这批货物之前,我们就购买了保险。”上述重庆某通机公司人士昨日告诉商报记者,2014年8月,该公司便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申请了理赔事宜。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相关人士介绍,根据调查,2014年恰逢拉美地区通货膨胀,机动车滞销,客户失去履约能力,“按照流程,我们向重庆的这家通机公司支付了赔款390万美元。”
上面的案例仅仅是去年我市企业出口遇上“暗礁”的个案之一。
昨日,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该公司向38家渝企共支付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赔款266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亿元)。
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出口企业报损案件多集中在机电、汽车、日用品等对全球经济环境敏感度较高的行业。而企业出口遭遇损失的集中在南美洲和非洲两大区域,涉及的国家分别有阿根廷、秘鲁、智利、南非、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安哥拉等。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约1.7亿元的出口赔款,若按照90%的赔付比例计算,去年渝企出口海外,至少有2亿元的货款未能收回。
释疑
赔款为何逐年增加?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所公布的2015年出口赔款数据,较2014年的2296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1.38亿元),同比增长16%;而2014年的赔款额又较2013年增长超过两倍。
“单就赔付原因,主要集中在买方破产和买方拖款两大类。”昨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受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影响,不少地区或国家,尤其是以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会出现消费力下降、外汇管制等多种状况,从而为交易带来麻烦。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相关负责人则提醒,2016年国际贸易形势仍然严峻,不光是新兴市场,欧美等市场同样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因此,企业出口海外,或者海外投资,在交易之前,除了全面深入了解,做好风险分析与管控外,合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也是关键。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提供数据,去年,全市共有581家出口企业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以此对冲海外投资和出口风险。(转载:安全阀)http://www.china-safety-val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