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记者从东方物探辽河物探处获悉,由辽河物探处2304队承担的三肇地区芳38区块三维地震采集项目,近日在零下30摄氏度的凛冽寒风中放响了开工第一炮。这标志着东方物探继去年承担大庆杏山南—永乐三维地震采集项目之后,再次吹响为大庆油田增储上产号角。
三肇地区经历了近40年的油气勘探,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区。大庆油田持续加大对这一地区的勘探投入,2015年安排部署了大庆杏山南-永乐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由2304队圆满完成。今年,三肇地区芳38区块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继续由这个队承担。
工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和肇州县境内,项目设计目标地质体面积160平方公里、总炮数11.036万炮。作业区内农田草场毗邻,林木密集交织,测线要穿越大小村庄55个,大小树林53处,经济大棚种植区连片区11个;工区为油田老区,油田设施较多,采油供电线路纵横交错,道路狭窄,干扰源较多,给震源作业带来诸多困难。由于项目启动时间晚,制约项目施工窗口,有利作业时间仅40天左右,这个地区3月地表开化,震源将无法施工;油田调整作业计划,要求先完成20平方公里攻关试验区,再进行下一步生产,多种因素导致施工效率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
为保证勘探质量,提升作业效率,东方物探投入2台G3i地震仪、12台低频可控震源及4万道采集设备,采用“两宽一高”低频可控震源作业。辽河物探处高度重视,科学组织,精心筹划,处主要领导带领有关技术专家、项目运作管理骨干和作业队一道,对项目施工“六个计划”进行详细推演和审定,确定后路采用“分块施工、小线束捆绑生产、排列横向滚动”的作业方式,促使采集快速下线,人员24小时倒线铺线,力求少用设备多倒线;在震源生产方式上,细化震源换班及日常管理,实现换班“无缝衔接”,震源24小时连续不间断作业,着力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工区地处高寒,气候条件极为恶劣。2304队1月8日进入工区以来,气温急剧下降,最低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工区内积雪厚达30厘米以上,人员及设备举步维艰。为确保施工人员安全,这个队配备防感冒药品,加强全员防冻伤培训;强化设备保暖,采用增高电极触头、外包装内堵塞发泡胶等方式,使电瓶达到良好保温效果,为保证低温下排列供电稳定,震源高效作业创造了必要条件。
截至2月15日,2304队已完成震源生产炮1.205万炮,测量实测检波点13.88万个,实测炮点7.77万个。(转载:主安全阀)http://www.china-safety-val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