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上海五岳安全阀 >> 行业资讯 >> 西北油田复合降粘突破百万粘度稠油乳化技术瓶颈
发布时间:2017-4-10

     西北油田攻关形成的复合降粘工艺在稠油粘度高达120万毫帕秒、掺稀比比高达3.2:1的塔河油田某井开展现场试验,在掺稀量降低76.1%的前提下,井口产液粘度从3700毫帕秒降低至35毫帕秒,日产稠油16吨/天,实现了油井连续稳产,成功突破了百万粘度稠油乳化技术瓶颈。本文由上海五岳泵阀制造有限公司协助转载分享,上海五岳为专业的安全阀厂家,主要生产各类弹簧式安全阀,代理德国LESER安全阀,并终身为使用单位提供相关产品技术支持。

  塔河油田粘度超过百万毫帕秒稠油的地质储量超过3亿吨,主要集中在十二区、于奇等区块。目前此类稠油日产油量4400吨/天,日掺稀油9100吨/天,掺稀比高达2.1:1,掺稀比高出其它稠油区块近一倍,掺稀油量占总量的70%以上,该类稠油是西北油田分公司的主要上产阵地,同时也是其稠油降粘技术攻关的重点阵地。

  围绕此类高粘高掺稀比稠油降掺稀提效益的开发技术难题,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王雷总工说:“化学降粘是目前国内外稠油降粘的热门方向,具有降粘效果好节约稀油成本低的优点。虽然西北油田分公司前期开展的化学降粘技术攻关取得了可喜的技术成果,研发的水溶性降粘剂乳化稠油能力高达60万毫帕秒,但面对塔河十二区等超稠油区块降粘剂的研发存在过分强调乳化能力会导致乳化后稠油破乳难的技术瓶颈,从而使稠油区块化学降粘高效开发陷入困境。”

  针对该问题,西北油田组织专家通过技术论证,从机理上提出利用高渗透强分散的油溶性降粘剂初分散超稠油,再利用具有合适基团的水溶性降粘剂进行二次乳化形成O/W乳状液,通过油溶和水溶性降粘剂接力实现超稠油的乳化分散,从而克服了超稠油降粘剂研发过程中存在的强乳化-难破乳矛盾。

  以该理论为指导,杨祖国、程仲富等稠油开发技术人员经过近2年的实验攻关,成功研发了一种复合降粘剂,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通过竞争吸附油溶性降粘基团首先发挥作用将超稠油降低至合适的粘度,粗分散稠油进一步通过水溶性降粘基团进行乳化,乳化后体系粘度降低至较低水平。

  复合降粘剂在TH12329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降粘工艺开采超稠油,可将此类稠油开采成本从400元/吨降低至200元/吨以下,同时可显著降低药剂对联合站破乳影响。复合降粘工艺成功实现了百万粘度稠油乳化技术瓶颈的突破,为西北油田分公司储量超过3亿吨超稠油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技术思路。

相关文章

上一条信息:没有了   下一条信息:九江石化2号常减压装置检修一次开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