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加之特种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危险性以及使用管理人员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多重叠加,导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形势日趋复杂。为此需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将安全意识贯彻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经营、检测、维护、报废的全过程。市质监局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在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的框架下,明确了“转作风、大走访、大调研、大整治”的活动主题,制定了《全市2018年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日常和重点监督检查计划》,开展了以“质量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建材产品质量、民生计量、特种设备安全”三个专项行动。特别是在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包头市质监局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旗县区部门之间在该局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互查,该局党组成员带队督查,切实增强排查实效。从特种设备追溯体系建设前期服务、使用管理宣讲培训、推广应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保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质监局长期以来将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紧盯我市开复工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积极推进各项惠民、惠企政策的落地,主动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排查安全隐患,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2018年初,市质监局主动关注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对列入自治区监控的64个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梳理,针对项目特点组建服务组,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实施“一企一策”。
我市2018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项目是通威集团在我市投资建设的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投资80亿元,建成后主要从事高纯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配套新能源业务。该项目建设期限1年,工期紧、任务重。为了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市质监局深入调研、精心组织、制定方案、现场办公,主动与工程项目负责人对接,了解企业建设和工程进度情况。该项目一期设备中包含各类特种设备1300多台套,其中,大容量、高参数设备29台。大型设备的结构、材质、介质的复杂程度在包头尚属首例。市质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为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问诊把脉”。成立了项目建设服务组,针对该项目中所涉及的特种设备安装、监督检验、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管理等环节研究制定了服务方案。市特检所组成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安全阀、气瓶等专业检验组,在服务组的统一协调下,各项帮扶工作全面铺开。
以特种设备为切入点,对建设项目和企业所涉及到的质监工作开展了“一揽子”服务。一是对企业在建特种设备安装、检验、注册登记先期介入,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及时办理特种设备相关手续,确保设备尽早投入安全使用。二是协助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自主把关能力。三是针对作业人员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协助企业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帮助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尽快掌握相关安全基础知识,持证上岗。四是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成立特种设备安全专家组,深入现场协助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咨询、检查检验服务,帮助企业消除安全隐患。五是将企业特种设备纳入“包头市特种设备追溯体系”,开放企业账户,为企业提供特种设备管理信息化工具。六是帮助企业联系计量检测,建立计量器具管理体系。
本文由上海五岳转载发布;本公司专业生产各种安全阀,主要系列有弹簧式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衬氟安全阀,不锈钢安全阀,高温高压安全阀,电站安全阀等,并终身为使用单位提供相关产品技术支持。
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开展“转作风、大走访、大调研、大整治”,精准帮扶企业解决问题,提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市质监局先后对固阳2×350MW电站、东方希望、内蒙古华云等项目开展了提前介入服务,为固阳2×350MW电站项目协调哈尔滨锅炉厂解决了锅炉质量证明文件出具的问题。深入包钢集团、包头市庆元气体有限公司、包头市云升气体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指导,针对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合理有效解决方案,帮扶企业提高质量管理能力。
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离不开全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市质监局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内容,提高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的有效性、覆盖面、影响力,实现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的全面化,为夯实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基础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走访企业、社区、学校、医院等单位,在开展有针对性调研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转变和深化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切入点,精心制作宣传展板,印制宣传资料,发放影像视频,编制讲解课件,丰富宣传内容,强化宣传效果。今年以来设计制作展板100块,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发放视频资料20套,现场宣讲3场。通过展板巡展,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视频,现场宣传咨询答疑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受到广大学生、业主、企业员工的欢迎。
应用特种设备信息化监管系统,创新宣传渠道。在现有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和液化石油气钢瓶监管系统中,增加安全使用常识内容,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及时了解设备安全运行情况及安全使用常识;在电梯安全卫士中滚动播放特种设备安全常识,提高市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开展特种设备事故案例教育,督促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使用单位应急管理水平。通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活动、“6·16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安全知识培训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形成长效宣传机制,让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开展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电梯、游乐设施等重点特种设备专项监督检查。4月23日,市质监局与昆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包头乐园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开展安全检查。市质监局在安全检查的同时积极帮扶企业,协助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帮助企业完善特种设备管理机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与企业安全管理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对存在的每一项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督促企业加强隐患的自查、自改,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同时,积极开展“以查代训”工作,落实三级联动检查机制,现场指导基层监察人员依法依规开展监督检查,提高基层部门监察能力,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特种设备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全市共有特种设备31万台(套),原有的监管体系、传统的监管手段、安全管理模式等已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公共安全要求。要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必须创新监管方法、优化工作机制。包头市质监局积极探索,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互联网+特种设备”监管模式,先后建成了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信息化系统、车用气瓶电子标签监管系统、液化石油气钢瓶及工业气瓶电子监管系统、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我市率先在全区实现了特种设备智能化监管。
特种设备追溯体系,概括称为“1124”信息化工程,由一个数据平台,一个网控中心,双码识别标识牌,4个应用子系统组成。目前,数据平台、网控中心、安全监察智能系统、检验自动化管理系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综合管理系统、生产单位管理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充分发挥特种设备追溯体系的作用,制定实施了《包头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信息传递制度》,确保特种设备追溯体系在制度的轨道上高速运行。截至6月底,系统登记在用特种设备37325台(不含气瓶),压力管道2950条;设计、制作双码识别标识牌5500枚,已在包头海平面高分子有限公司等重点使用单位的在用特种设备上安装使用;已经为包钢、包铝、神华、海平面、东方希铝、冀东水泥、石宝集团、石鑫矿业、沃尔特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通企业账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综合管理系统在企业投入运行,成功实现多个系统的联网运行。接下来,市质监局将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追溯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双码识别标签的安装工作,完成手机APP、双码识别系统开发,全面实现网上告知、使用登记、网上报检等功能,在全市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推广使用。
车用气瓶电子监管系统已将41家车用气瓶安装单位、31家CNG加气站、71835只车用气瓶、65896辆燃气车辆、6个检验站纳入监管系统。各监察机构、气瓶安装单位、充装单位、检验机构均可上网登录系统进行统计、查询、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读取气瓶及其充装信息。系统已实现安装申请、监督检验、使用登记、充装控制、定期检验、用户查询、监督检查等多种功能的全过程管理。液化石油气钢瓶及工业气瓶监管系统运行稳定,已录入钢瓶167681只,18个充装站、1个检验站纳入监管系统,有效控制超期报废气瓶充装。
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遵循“资源共享、统一调度、多方参与、社会联动”的建设原则,由包头市质监局牵头,消防、房管、交警、经信、财政等部门协同建设。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能够实现七大功能:应急处置功能、平台维保监管功能、使用单位确认功能、维保和使用管理签到功能、统计分析功能、精准定位功能、标识牌夜光功能。近期,通过完善电梯维保、使用单位管理功能,实现维保单位、使用单位登录共享使用;完成新增的考核维保到位情况的三个点位标识牌的设计、制作和采购。乘客可以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扫描标识牌二维码,读取电梯基础信息、检验信息。同时在标识牌上公布电梯维保单位的应急救援、故障报修电话。未来,在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三级救援”功能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完成电梯维保监管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平台已录入电梯13791台,安装电梯标识牌12114个,录入使用单位1747家,电梯维保单位185家。实施救援601起,解救被困人员6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