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上海五岳安全阀 >> 行业资讯 >> 金华质监助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发布时间:2018/12/3

从第24届义博会首次植入标准化元素,更名为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到永康建立全省首个质量发展委员会,再到确保全市10万多台(套)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今年以来,金华质监人辛勤耕耘,围绕金华打赢“九场硬战”的工作部署,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三强一制造”建设,坚守质量安全底线,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本文由上海五岳转载发布;本公司专业代理德国LESER安全阀,GOETZE安全阀,Berluto安全阀,韩国KSPC呼吸阀,KSPC阻火器在国内的销售,并长期为使用单位提供相关产品技术支持。

回首来路,从1963年金华成立专门的计量管理机构,到1985年更名为金华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再到2000年金华市技术监督局更名为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华质监人已走过55个年头。

其间,有奋勇前行的创新开拓,也有不忘初心的长远建构。一直以来,金华市质监局坚持谋划全市宏观质量发展、标准化战略、科技兴检战略等规划,牵头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社会管理质量,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深入调研找症结

推动产业质量提升

新能源汽车检测能力不足、企业创品牌意识有待增强、电梯处置平台亟待建设……今年来,金华市质监局制定大调研实施方案,确立了金华“浙江制造”现状及对策等7个方面的调研课题。截至目前,已开展调研55次,参加人员298人次,走访企业82家,共收到问题(建议)18个,已解决14个。

调研是一篇大文章,绝不仅仅是罗列一些问题清单。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短板和问题,金华市质监局深入实施质量成长计划,一方面是对300家中小企业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培训等活动,全年获省优秀QC活动成果8项,创历年最好水平;另一方面开展2018年度金华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将“亩均效益”、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列入评审重要考量指标,10家企业已完成现场评审。积极开展减轻企业负担行动,截至10月底,今年共为服务对象减免检验费用967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块状经济特点鲜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市区信息网络经济和新能源汽车、浦江水晶、永康五金、东阳木雕、义乌小商品、兰溪棉纺织、武义休闲旅游、磐安中药材各领风骚。新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质量日益成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在永康,一位客户选购产自永康的防盗门时,通过扫描二维码,瞬间,产品规格、标准及企业信用等信息便能尽收眼底。如有质量问题,既可直接与生产企业联系,还可向产地监管部门投诉。贴心、完善的服务让客户吃下定心丸。

成效的背后,是质监部门精益求精的努力。今年6月,永康建立全省首个质量发展委员会,利用“一险一金、一码一平台”质量监管平台新模式,加强行业自律,实现“智慧监管”, 围绕开展“双十双百”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五金产业的质量提升。

今年8月,金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成为全省最早印发该文件的地市之一。制定了“质量提升行动年”工作方案,确定纺织、红木为重点提升行业,每个县(市、区)一个重点提升产品,由点到面推动行业质量提升。

兰溪以全国棉纺织织造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开放实验室服务企业620家次,区域纺织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100%。东阳开展红木行业环保整治,关停淘汰974家,通过环保联合验收1336家。金华市质监局在全市范围积极开展质量提升大讨论,举办了首届八婺质量发展论坛,兼容并蓄,集思广益。全市上下持续推进打造“金华质量”品牌,将质量从制造业产品向社会公共服务延伸。

以“标准化+”引领

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去年以来,金华市围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出台《金华市全面推进标准化战略行动实施意见》,将标准化工作从传统工业标准制订向先进制造、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拓展,加快推进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今年1月,以金华市金东区等地经验为样本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填补了全国该领域标准的空白。

据统计,2018年以来,金华市“浙江制造”标准立项、发布数量都大幅增长。今年立项数达132项,占全省的17%,为2017年立项数的6倍。正式发布“浙江制造”标准59项,列全省第三位。

走进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面一派繁忙。按照“浙江制造”标准生产的布袋式除尘器经过精加工、表面处理、装配、检测等环节,正源源不断下线运往国内外市场。

“对标‘浙江制造’标准生产的布袋式除尘器质量更可靠,耐用性更持久,安全性也更高。”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是标准的受益者。今年由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主导制订的《布袋式除尘器》“浙江制造”产品标准,于9月底正式颁布实施。对标“浙江制造”,规范了企业生产行为,产品质量更稳定,有效解决了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存在的瓶颈,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夯实质量教育基础

给质量提升添动力

“质量提升,关键在人”。为了满足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需求,弥补人力资源培养上的“质量缺失”,今年以来,金华市质监局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全民质量教育试点工作,努力打造各学龄、全天候、多层次的市民质量教育体系。

为此成立了质量教育“四个团”,分别是针对中小学质量初始教育的启蒙团、针对党政机关干部教育的宣讲团、推进质量教育进企业的辅导团和加强居民质量常识教育的志愿团。

11月12日,金华市质监局负责人在金华市委党校为全市2018秋季中青班学员授课。这正是质量宣讲团的内容之一,也是将质量教育纳入党政机关干部教育体系的一次试水。在质量宣讲团中,讲授人都是知名的质量专家学者,或是企业质量管理人才,规模达100人。他们结合各级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计划,在市、县党校主体班次中开设质量课。同时,还在金华市公务员网络学院中开设质量教育的相关课程,选取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讲课视频,供全市公务人员学习。截至目前,已开设了3门课程,5000余人次进行了网上学习。此外由“八婺工匠”、技能带头人组成的质量辅导团和全市中小学老师组成的启蒙团人数也都达到了上百名。

为了让质量教育深入人心,金华还发动多维度、立体式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质量提升氛围,提高质量教育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质量强市杯”征文比赛和书画展,共收到作文投稿1238篇,书画作品153幅。

创新方法保安全

守护平安创和谐

老年人使用的血压计、老花镜、电热毯等产品质量是否安全可靠?今年“重阳节”,金华市质监局开展了一次老年用品“你送我检”免费检测活动,深受大家的欢迎。儿童节,对孩子使用的笔记本、油画棒等又做了次大抽查……此类让百姓“点菜”、政府按单“做菜”的“你点我检”活动目前已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压力锅、餐具洗涤剂等22种产品的422个批次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抽查了1725家企业生产的116种1725批次产品,合格162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4%。

除了开展重点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外,金华还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方式,全国首创产品质量“智慧监管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在永康门业、衡器、电动工具等行业广泛实施。其中,产品质量溯源监管平台已有98家企业近200个产品入驻,33家规上企业累计投保约50万元,保额接近2000万元,缴纳产品质量保证金达150万元。

为了更好地守住质量安全的底线,金华市质监局全省首创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抽查机制,加强特种设备的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贯彻落实《金华市电梯安全条例》,目前已经统一编制了全市的电梯识别码,并初步制定了三套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方案。

追求高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经济转型、全面小康,无不要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切实提高,要求每个人把质量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追求,同时也要求质量工作一定要以人为本,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出发。新时代呼唤“质监工匠”,金华质监人也将永远奋斗在质量提升的道路上。

相关文章

上一条信息:没有了   下一条信息:西安质监经开分局集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