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浙江省嘉善县质监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探索构建“433”(四体系、三基础、三机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扎实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切实保障全县特种设备安全态势平稳。今年以来,该县特种设备安全大监管格局运行顺利,超期未检设备占比持续下降,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事故。
“四大体系”保实效
为构建齐抓共管责任体系,嘉善县出台了《嘉善县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意见》,明确了“政府统一领导、镇(街道)日常监管、行业安全管理、质监依法监察、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大监管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副县长任组长的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以往质监部门“独唱”转为各方面“大合唱”,形成了大安全监管机制。该县深化了特种设备“四个率”(即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和隐患治理率)考核体系,在全县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单设特种设备条目,单独计分,纳入乡镇(街道)考核,明确考核内容为特种设备“四个率”,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特种设备安全“四个率”的函》,进一步明确考核镇(街道)的内容和标准,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强化日常管理工作。为探索建立双向信息互通体系,完善组团式执法、信息互通工作机制,嘉善县质监局每月将特种设备超期未检情况通报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将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县质监局,全县各镇(街道)定期与各基层质监所联合组团巡查特种设备,每周不少于1天。为了贯彻落实网格化监管体系,该局以“三员”队伍即镇(街道)特种设备协管员、村级协管员以及企业安全生产员为基础,充分发挥“三员”对当地情况熟悉的优势,当好安全监管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及时传递安全隐患信息,协调解决安全监管难题。
“三个抓好”夯基础
一是抓好“超期未检”专项治理。嘉善县质监局起草了超期未检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镇(街道)目标任务及职责分工;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系统检索出每月治理目录,督促使用单位及时办理报检、停用、报废等手续;每周定期与特检院嘉善站交换信息,及时掌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报检情况;每月将特种设备超期未检情况通报乡镇(街道),层层分解任务,推动属地管理职责落实。目前,该县特种设备超期未检率稳步下降,保持在4%以下的较低水平。
二是抓好全面检查和专项巡查工作。嘉善县质监局一方面做好全面检查的规定动作,对全县18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并明确了全面检查内容、重点及要求,另一方面做好专项巡查的自选动作,要求四个基层质监局根据各自辖区内行业和企业的不同特点,确定100家企业作为自选动作开展巡查,力争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全面检查和专项巡查,对全县重点企业实现“全面体检”,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夯实基础。
三是抓好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嘉善县质监局积极主动地参与全县化工、造纸、印染、小木业、钮扣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有效融入,做到同步推进,同步考核验收,有效解决了以往行业整治中的难点问题,同时提高了质监部门的威信和地位。通过专项整治工作,该局共治理超期未检设备380余台,拆除锅炉48台,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58起,同时对800余台特种设备“僵尸数据”进行了及时核对、清理,进一步提高了动态监管数据库的准确性。
“三项机制”提效率
嘉善县质监局完善了隐患闭环管理机制,对检查发现、检验上报、群众举报的安全隐患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明确现场检查记录、指令书通知整改、立案调查处理、复查确认消除隐患、消号归档等五个步骤的闭环管理要求,做到了隐患管理“三有三落实”:即对隐患材料有专人负责管理,落实安全隐患整改档案;对安全隐患整改过程有专人负责跟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有书面记录,落实闭环管理制度,确保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截至目前,该局共检查各类企业262家,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117份,已整改102份。同时,该局完善了工作日志式管理机制,对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日志式表格,四个基层质监所每月底上报各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表格,将企业信息、特种设备情况、发现隐患及后续整改落实情况,分别记录于日常检查情况表、超期未检情况表、隐患整改情况表等三份表格,并进行动态更新。日志式管理既直观体现了全县特种设备运行安全情况,又在四个基层质监局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有效保障了巡查工作不走过场,真正落到实处。此外,该局完善了定期沟通交流机制,每月召开安监科和基层质监所参加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传达上级文件精神,交流工作心得体会,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每半年度组织召开乡镇(街道)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会议,及时通报安全形势,传达安全监管要求;每年参加各镇(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积极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转载:弹簧微启式安全阀)http://www.china-safety-valve.com/